
暗杀李公朴、闻一多的真凶,躲到江苏当油坊老板,因醉酒身份暴露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0:01 点击次数:185
苦泪长流,全国哀行。1946年,李公朴和闻一多先生在云南昆明遭暗杀去世后,中国人民可谓蒙受了解放战争中一次巨大的损失,我国也因此失去了保卫国家和平的两位英雄。
全国人民都对这桩惨案表示激愤,社会上强烈要求当时政府尽快抓获凶手,捉拿归案,还两位先生一个公道;也给崇拜他们,受益于他们的人民一个交代。
1958年4月26日,盐城法院依法对于伤害李公朴、闻一多先生的凶手蔡云旗判处死刑。这一桩追查了十多年的惨案,终于如法落网。
多年凶犯,酒后暴露
1957年4月,江苏盐城正是乍暖还寒时候,麻雀从人家门口低空飞过。这个方迎新春,和乐作美的小县城,却掀起了一桩惊天密案的追踪。
4月某一天,一位盐城本地县民悄悄来到公安局报案,称那位与他一同喝酒的油坊蔡老板,在醉酒后,口出狂言道出自己曾经犯下杀人罪案的事实。
展开剩余83%当事人酒醒后,只说是神志不清说下的胡话,也意图揭过此事,避开不谈。只是听者有意。在场三位与他共同喝酒闲聊的同乡却将此事记在了心中。此事有鬼,于是一人前来公安报案。
蔡云旗此人,出身便在江苏盐城。一向坐拥家中油坊,虽吃喝玩乐不大管事儿,却也不曾闹下罪行。
1951年时,曾有人同向公安局举报,说蔡云旗可能与昆明发生的刺杀李公朴,闻一多二位先生的惨案有关。此事当时引起了公安当地的警觉,只是因未找到确实证据,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。
这一回,报案的情况再一次被公安重视。吸取上一次蔡云旗本人滴水不漏,拒不承认审讯情况,公安局决定派人实地去云南昆明考察取证。
回顾当年,李公朴与闻一多先生的刺杀案发生在1945年。当时此案只以国民党军中汤时亮,李文山二人自行承认罪行、判处死刑收尾。如今十多年过去,案件卷宗草草,当时证人也十分难找。
经过多方取证,以及大量案卷的核查,证人问讯,盐城公安局派去的两位代表,终于在昆明监狱中向一位国民党特务问清了真相。那位特务看着蔡云旗的照片,说:“这就是咱们当年特务里的‘蔡文其’。”
而之前在吴传云,汤时亮及李文山三位凶手的指证下,负责组织暗杀李公朴,及闻一多先生的小组成员中,确有蔡文其这个人,而且他还是行动小组的组长。
至此,一切真相大白。当年计划刺杀李公朴,闻一多的主要负责人,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在江苏盐城,安然自在逍遥法外十数年的罪魁祸首,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。
枪杀李公朴先生
1946年2月10日的重庆“较场口血案”发生后,李公朴,郭沫若等人都受到了或轻或重的伤害。为了保卫人身安全,同时也为了向更远,更多地区传播和平民主的思想,李公朴先生来到了云南昆明。
不出两月,他便发起了反对内战的万人签名运动。昆明人民的热情被他激起,许多人响应着停止内战,实现民主的和平思想,一时间更是潮流激涌。
只是反对内战的言论,实时触动到了国民党的目的和利益。由于惧怕李公朴煽起人民更强烈的反战意愿,内部商讨后,国民党中央决定对李公朴先生实施暗杀行动。通过一了百了,永除后患的方式,将反对内战的思想倡导彻底抹杀。
国民党特务内部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行动小组,组员有后来先行成为利益牺牲品的汤时亮、李文山,以及1946年伏法的王子民,包括作为组长,谋划了全部暗杀行动却逍遥法外十数年的“蔡文其”,即蔡云旗。
1946年7月11日晚,李公朴同夫人张曼筠前往昆明大戏院看完电影后,在回途的公交车上,被汤时亮、吴传云持枪暗杀,当时谋划和指挥人便是蔡云旗。由于现场混乱,二人循人流逃走后未能捉拿归案。
暗伏闻一多先生
作为李公朴先生的好友,闻一多先生在枪杀案发生后可谓悲痛欲绝。他不仅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伤痛斥凶手,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;还召开了记者会,希望能尽早将刺杀凶手捉拿归案。
只是,凶手最后虽然得到了他们应有的惩罚,闻一多先生却再也没能看到那一天。4月15日记者会结束后,昆明人民迎来了第二桩惨案,也是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巨大的损失。
闻一多先生和他的儿子闻立鹤,两人步行回家之时,受到蔡云旗的尾随。在翠湖岸边西仓坡的西南联合大学教职员宿舍门口,蔡云旗指示特务开枪袭击了二人。
因为特务是埋伏,两人身边又没有旁人,实在反应不及。最终因失血过多,重伤难愈,闻一多先生遗憾离世。
虽然其子闻立鹤最终抢救回了一条性命,只是那个为烈士们写下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”,临死前高呼“正义是杀不完的,因为真理永远存在”的闻一多先生,却在历史上永远地离开了人民。
他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,怒火中烧不赶问出的“凭什么”,至今想来依旧引人催泪。未曾想,不仅是对李公朴先生突然离世的质问,也成了自己生命最后为他自己发出的质问。
小结:
这样多年过去了,凶手伏法实属不易。虽有巧合,但也不得不说这或许是命运对凶手的惩戒。这要仰仗公安同志的重视与不懈努力,也要感谢报案民众的敏锐和不灭正义。法网虽有疏,却不会遗漏任何一个祸害民众的罪人。
只是惨案无法改写,遗憾终难挽回。想当年,闻一多先生在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痛苦万分。两位好友如今在另一个世界,也希望能够重论和平,共谈民主依旧友欢。如今的我们,也希望能够长长久久的记住他们,记住他们为和平民主,反对内战事业做出的巨大牺牲。
发布于:天津市